什么情况下打利尿针,利尿打什么药

2021年11月7日十月初三立冬1疗化疗后第17天第一次化疗没有经验,走了些弯路,这周光在门诊抽血打针了。化疗期间吊了很多水,排不出去,肚子和腿脚水肿,打了利尿针3针,今天看到利尿针一些副作用,所以以后还是多吃些利尿食物吧,比如冬瓜、西瓜,白细胞最低掉到0.88,掉到0.5就是高危,又要住院了,门诊打了5天升白针,下次化疗要把营养跟上,不能掉到1以下,打升白针对身体不好,还增加经济负担化疗期间好几千报销不了。

1、利尿剂的分类和副作用

1.利尿剂的“心脏毒性”1987年美国著名心脏专家Kaplan等认为氢氯噻嗪不能减少心肌梗塞发生率,可能由于“心脏毒性”和脂质代谢紊乱所致。美国多项危险因子干预试验发现高血压病人伴心电图异常者,用利尿剂后猝死增加。1988年Framingham的流行病学观察也报告认为利尿剂治疗高血压有增加猝死的危险。但也有学者在评定研究多个报告数据后认为无论有无低血钾,噻嗪类利尿剂不增加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有些病人可维持血钾在正常范围,但有1015%的病人血钾可降至小于3.5mmol/L,有些病人即使血钾正常,但整个体内处于缺钾状态,也可在应激反应时钾进入细胞内发生低血钾,可增加应激反应心肌缺血导致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在各种利尿剂中,噻嗪类利尿剂和速尿引起低血钾较为明显,长效的噻嗪类利尿剂(如氯噻酮)比中效的氢氯噻嗪更明显,氢氯噻嗪引起的低血钾与剂量相关,剂量越大,低血钾的发生率越高。

2、三种降压药联合治疗为什么必须要用利尿剂?

世界卫生组织于1978年提出高血压病的药物“阶梯治疗”方案。第一步:利尿剂(如双氢克尿塞)从排钠和减低血容量着手,或用p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以减低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减低心搏出量,以达到降压目的,若无效,则进行第二步治疗。第二步:可同时用两种药物治疗,利尿剂加p受体阻滞剂,或用其中的任何一种,另加其它一种降压药如利血平或甲基多巴等。

3、利尿剂产生耐药性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合理应用利尿剂

反复应用利尿剂,可导致利尿效果渐差,甚至无效,表现为耐药性。耐药性的产生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肾灌注较差。过量应用利尿剂使尿液的排泄超过水肿液进人血液的速度,导致血容量和回心血量减少,使心输出量减少,从而导致肾血管收缩和。肾小球滤过率减低,近曲小管中的Na+和水分被充分吸收,流人远端肾小管的液体量减少,利尿效果减弱。②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被激活。

④严重心力衰竭患者,循环中的儿茶酚胺过多,引起血管收缩,肾血流量下降。⑤未纠正电解质紊乱或容量失衡,如出现低血钠、低血钾、低血镁和低血容量等,⑥药物干扰,如同服叫噪美辛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而影响利尿剂的效果。⑦钠摄取过多,使排钠超负荷,导致利尿作用减弱,⑧患者依从性差,未按要求服药。⑨给药途径的影响,如吠塞米静脉给药的利尿作用大于口服,持续静脉注射又大于快速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