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研究调休对不对呢,不是应该讨论如何增加法定假日么?现在享受的法定假日:元旦1天,春节3天,清明1天,劳动节1天,端午1天,中秋1天,国庆3天。全年加起来才11天,如果说劳动节增加2天,元宵1天,春节增加4天,全年一共也才18天,更不用说现在很多工作是享受不到双休和法定假日的,单休或者月休2天的有很多。
1、中国的元旦和春节为什么不是同一天?元旦的来历“元”有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时间,也通指白天。元旦,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宋代吴自牧《梦梁录》卷一“正月”条目:“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我国历代元旦的月日并不一致。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以十月初一日为元旦,自此历代相沿未改(《史记》)。
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定正月初一(元旦)为春节,而以西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在当代,元旦指公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自西历传入我国以后,元旦一词便专用于新年,传统的旧历年则称春节。而在此之前,元旦一直是指农历岁首第一天的。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2、春节假期为什么只有七天,不能放假到元宵节,或其他节日调整?1月24日到1月30日放假名义上是7天,其实减去原本的周末两天和调休要补加班的两天,实际上春节假期算下来只有3天。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俗称“过年”农历正月初一是一年的开始。每到大年初一这天,人们便有了拜年、贴春联、挂年画、贴窗花、放爆竹、发红包、穿新衣、吃饺子、守岁、舞狮舞龙、挂灯笼等春节习俗。
这都是春节的不同叫法。中国人过的春节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尤其是在民间上传统意义的春节影响力非常大,传统意义上春节变成腊月到正月十五,这一段时间都称之为春节。但是现在人们将农历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规定为春节,正是春节如此重要,才在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中排行第一,春节的民俗习惯已经被国务院正式得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