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现代化畜牧业产业化发展,一是要完成畜牧业基础设施改造升级,二是要根本性地完成现代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畜牧业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建设现代化家庭牧场、现代化活畜交易大市场、产业数字金融体系和产业物流体系,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改造,涉及主体众多,牵扯面较广,任重道远,但这个事情一定要有人去做,而且需要长期去做,现代化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实现基础设施现代化改造的组织保障。

现代化服务体系还是要以专业化与市场化的服务主体为主,政府机构和公益性组织为辅,这是实现畜牧产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以上两方面要能落地,一定要以现代化畜牧业全场景数字孪生平台作为基础支撑,要着力打造全主体网络连接体系和全场景数据服务体系。总而言之,基础设施、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全场景数字孪生平台是重中之重,而不是一味地做一些数字化大屏和活畜贷款等伪智慧服务应用。

现代农牧业,是农牧业现代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如何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强调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即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在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近年来,我区按照中央“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的要求,在一系列惠农惠牧政策的支持下,加大现代农牧业建设力度,农牧业现代化进程加快,为自治区经济发展和国家农畜产品有效供给做出了巨大贡献。2010年,全区粮食总产达到431.64亿斤,牧业年度全区牲畜总头数达到1.08亿头(只)。

畜牧产业化的实质内容和运作方式畜牧业产业化来源于农业产业化(Aglibusiness)的概念。其基本特征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对畜牧业经济的重点产品、主导产业按市场化、社会化、集约化的要求,实行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优化重组,形成各具特色的“龙”型产业实体,以达到产业区域化、组织集团化、经营市场化、管理企业化、服务社会化、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畜牧业生产专业化包括三个层次的含义。一是从宏观上讲,畜牧业作为一个产业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地区专业化;二是由于畜牧业生产经营的集约化、商品化,扩大了产前、产中、产后各产业部门专业化和农场专业化;三是从微观来看,畜牧业部门和农场专业化的发展,又把一种产品的不同部分或不同工艺阶段分成若干专项生产,推动了畜牧业生产工艺专业化。
3、什么是现代草地畜牧业?现代草地畜牧业是以草地牧场为核心和重要载体,包括草地牧草生产、草地畜禽生产、畜产品加工与流通、草地牧场景观及文化经营等环节在内的产业。草地和生活在草地上的马、牛、羊、兔、鹅、鸵鸟、鹿、骆驼和牦牛等草食畜禽是草地牧场主要的生产资料,现代草地畜牧业是一个复杂的产业系统,具有明显的生态生产功能,是草地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达国家草地畜牧业的科技含量很高,将草种繁育、草地建设、家畜改良、高效饲养、疫病控制、畜产品加工、畜产品经营、草地牧场观光旅游和牧场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先进科技融于一体。